近日,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完成了第七轮评估报告(AR7)的作者遴选,威尼斯wns9778偶阳研究员入选,担任第三工作组(气候变化减缓)第三章"Projected future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 主要作者(Lead Author,LA)。本次遴选,各国政府及观察员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为推荐了3771位作者候选人,经过IPCC总部专家评估,最终入选664人(第一、二、三工作组报告作者分别193、249、222人)。
根据2月份在杭州举办的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报告大纲,第三章旨在评估在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制定具有核心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包括:预测未来情景的方法学与模型评估;可持续发展路径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与里约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不同社会经济路径的可行性及其在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制度层面的假设与结果分析;系统转型在多情景下的比较评估;全球与国家层面减缓行动的经济成本、效益及协同效应;气候变化对减缓策略的影响及减缓与适应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当前政策与排放路径预测;公平正义背景下气候行动的机遇与挑战;全球温升目标与减缓行动之间的关系,包括气候过冲(overshoot)情景、净排放与负排放的作用;国家间与代际间的公平正义原则与减缓行动的关联;以及不确定条件下减缓策略与路径的稳健性评估。偶阳入选该章节,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及提升在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契机。
IPCC是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建立的政府间科学评估组织,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各国决策者提供关于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影响和风险评估适应及减缓政策等方面的权威科学评估。IPCC评估报告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适应已发生的气候变化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撑,并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人员提供重要学术参考。自成立以来,IPCC已先后于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2014年和2023年发布了六次评估报告。在AR7周期中,除三份主报告外,IPCC还将推出多份特别报告与方法学报告,其中包括《气候变化与城市特别报告》以及关于短寿命气候强迫物和碳捕集技术的研究。
偶阳威尼斯wns9778威尼斯wns9778助理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期围绕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在能源系统模拟,空气质量,人类健康,气候变化,全球和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著名综合评估模型 Global Change Analysis Model 的核心开发成员之一,并与清华大学、马里兰大学合作发布GCAM中国省级模型GCAM-China。近期,偶阳研究员也受邀担任《第五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主要作者。

IPCC AR7完整作者名单见:https://apps.ipcc.ch/report/authors/